句子社

中庸励志名句经典故事(精选好句116句)

导读中庸励志名句经典 1、中庸励志名句经典短句 (1)、五十岁,是一个可以洞察世间万物的年龄,是一个成熟的年龄。对外,明白了社会,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...

中庸励志名句经典

1、中庸励志名句经典短句

(1)、五十岁,是一个可以洞察世间万物的年龄,是一个成熟的年龄。对外,明白了社会,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,内心应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;对内,明白了自己,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,把外在的东西变成了内心的能量;对自己,明白了责任,承担社会责任、家庭责任和孝顺父母、培育子女责任。

(2)、天地感,而万物化生;圣人感人心,而天下和平。《易经》

(3)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——《中庸》

(4)、在天为命,在义为理,在人为性,主于身为心,其实一也。《朱熹》

(5)、(释义)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,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,是不是⼀致,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,做到言行合一呢?

(6)、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《老子》(译文)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,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。

(7)、(释义)“中”就是天下正确的道理,“庸”就是天下固定不变的法则。“中”就是中正、中和之意,意思就是,不偏不倚,⽆过⽆不及。“庸”,意为不改变。朱熹认为,中,就是天下最正确的道理;庸,就是天下固定不变的法则。“中庸”在儒家看来是⼀个最完美的概念,即是最完美的治国理念,也是的道德要求。

(8)、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 ——.《论语·秦伯》

(9)、译: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,不能称为学习。

(10)、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中班晨读国学经典名言名句中班晨读国学经典名言名句(篇一)时穷节乃现,一一垂丹青。——宋·文天祥译: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,在国家有难时,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,一个个名垂史册。

(11)、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!——狄更斯

(12)、译: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,不弄虚作假,这才是明智的行为。

(13)、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
(14)、笨鸟先飞早入林,笨人勤学早成材。——《省世格言》

(15)、天下事有难易乎,为之,则难者亦易矣;不为,则易者亦难矣。——彭端叔

(16)、一寸山河一寸金。——金·左企弓语译: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,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。

(17)、喜、怒、哀、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
(18)、要广泛地学习,详细地询问,慎重地思考,明确地分辨,踏踏实实地行动。这句话讲的是关于治学求进的道理。

(19)、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——曹植《白马篇》

(20)、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——《左传》

2、中庸励志名句经典故事

(1)、哀哀父母,生我劬(qú)劳。——《诗经》译:想起父母,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!他们生我育我,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!

(2)、赏罚不明,百事不成;赏罚若明,四方可行。《冯梦龙》

(3)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中班晨读国学经典名言名句(篇三)不以一眚(shěng)掩大德。——《左传》译:评价一个人时,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。

(4)、(释义)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,来做他应该做的事,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,处在富贵的地位,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;处在贫贱的地位,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;处在夷狄的地位,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;处在患难,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。君子安心在道,乐天知命、知租守分,故能随遇而安,无论在什么地方,都能悠然自得。

(5)、《中庸》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,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、平庸,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。

(6)、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(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)

(7)、 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(《管子》)

(8)、译: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,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。

(9)、石筛筛兮蔽日,雪叠叠兮薄树。车萧条兮山逼,舟容与兮水路。悯晨夜之摧挫,感春秋之欲暮。征夫辍而在位,御者局而载顾。《楚辞》

(10)、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——《孟子》译: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、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。

(11)、(释义)孔子说: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,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,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。

(12)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——陈廷焯译: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,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。笨鸟先飞早入林,笨人勤学早成材。——《省世格言》译: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,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,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。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译: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,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。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译:学习要不断进取,不断努力,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,不努力向前,就只能向后退。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——《庄子》译:我的生命是有限的,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。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——明·顾炎武译:国家的兴旺、衰败,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。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——孟子译: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,使人更坚强。相反,时常满足于享受,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。位卑未敢忘忧国。——陆游《病起书怀》译:虽然自己地位低微,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。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汉青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译:自古以来,谁都难免会死的,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!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译:为国家分忧时,比别人先,比别人急;享受幸福,快乐时,却让别人先,自己居后。

(13)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——《论语》译: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,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。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《论语》译: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,不弄虚作假,这才是明智的行为。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——韩愈译: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,勤勉进取。太贪玩,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;做人行事,必须谨慎思考,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。任性、马虎、随便只会导致失败。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——明·朱熹译:用心思考,用眼仔细看,有口多读,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。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——《论语》译: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,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。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译:不把半步、一步积累起来,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,不把细流汇聚起来,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——唐·王之涣《登颧雀楼》译: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,你就要再上一层楼。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,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。强中自有强中手,莫向人前满自夸。——《警世通言》译:尽管你是一个强者,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,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,自己夸耀自己。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译:玉石不经过雕琢,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;人不经过学习,就不懂得事理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——《劝学》译: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,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。

(14)、丈夫志四海,万里犹比邻。——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

(15)、无论贫穷和富贵,坚守好的品德,是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。

(16)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——《礼记学记》

(17)、子曰: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

(18)、有时会问自己什么是专业成长?我都天命年了,土埋半截了,还叫成长吗?,但我总觉得作为老师,无论如何,上好一堂课,做好一份试卷,开好一次讲座,或者为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高做一份事,都是本分。所以,抱着试试就行、拼拼准赢的心态,我不惧挑战,接受不少任务。

(19)、位卑未敢忘国。——陆游《病起书怀》译:虽然自己地位低微,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。

(20)、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
3、关于中庸的名言警句

(1)、 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——《论语》

(2)、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——汉枚乘上书谏吴王

(3)、做领导,要能体恤下属,一味打压,则尽失民心。

(4)、发奋忘食,乐以忘优,不知老之将至。——《论语》

(5)、坚志而勇为,谓之刚。刚,生人之德也。——《练兵实纪·刚复害》

(6)、 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策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(7)、 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(王安石)

(8)、译文: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,这叫做天性;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,这是教育的结果。真诚就会明白事理,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。

(9)、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。君子在不被人所看到的地方也应当谨慎敬戒,在不被人所听闻的时刻也应怀有警醒慎惧之心;世上没有什么暗中和细微的事情不会显露,所以君子即使在无人监督、单独行事的时候,行为也会谨慎庄重的。这些话指出有修养的君子不仅在公开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,在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和谨慎。

(10)、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——林则徐《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
(11)、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——《易经》

(12)、 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——刘备

(13)、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——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

(14)、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--林则徐《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
(15)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—《孟子—梁惠王下》。

(16)、大丈夫处世,当扫除天下,安事一室乎?——汉·陈蕃

(17)、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谓不朽—《左传》。

(18)、读书之法无他,惟是笃志虚心,反复详玩,为有功耳。――朱熹

(19)、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--曹植《白马篇》

(20)、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(后汉书宋弘传)

4、中庸励志名句经典摘抄

(1)、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。

(2)、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——曹操

(3)、译: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,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。)

(4)、人而不学,其犹正墙面而立。——《尚书》译:人如果不学习,就像面对墙壁站着,什么东西也看不见。知而好问,然后能才。——《荀子》译: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。学之广在于不倦,不倦在于固志。——晋·葛洪译: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,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。学而不知道,与不学同;知而不能行,与不知同。——黄睎译: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,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;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,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。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——宋·苏轼译:广泛阅读,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,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;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,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。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——宋·陆九渊译:做任何事情,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,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,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。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——晋·陶渊明译: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,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,要珍惜时光啊!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——《左传》译: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,可表达不适当,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,难以传播千古。人之为学,不可自小,又不可自大。——顾炎武译: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,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。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——《中庸》译:勤奋好学就接近智,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,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。

(5)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

(6)、我88年高安师范毕业,一晃三十几年的教龄,有幸获得特级教师称号、评上正高,真的要感念一路走来贵人的扶持相助。

(7)、2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——汉乐府

(8)、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。《诗经》

(9)、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——《史记》译:不管多聪明的人,在很多次的考虑中,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。而再笨的人,在很多次的考虑中,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。

(10)、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——《论语》译: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,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,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,这就叫大丈夫。

(11)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——《中庸》

(12)、可与言而不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《论语》

(13)、译: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,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。

(14)、关龙逄朝代:夏朝末年籍贯:河南简评:引黄图直谏

(15)、译:君子总是责备自己,从自身找缺点,找问题。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,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。

(16)、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《论语》(译文)孔子说:“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?我需要仁德,那仁德就来了。”

(17)、凡听言,要先知言者人品,又要知言者意向,又要知言者识见,又要知言者气质,则听不爽矣。——吕坤

(18)、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(三国诸葛亮诫子书)

(19)、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——《孟子》

(20)、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5、中庸经典句子

(1)、译:三个人在一起,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,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。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,对他的缺点和不足,我会引以为戒,有则改之。

(2)、人人好公,则天下太平;人人营私,则天下大乱。--刘鹗

(3)、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——汉·司马迁《史记》

(4)、学而不知道,与不学同;知而不能行,与不知同。——黄睎

(5)、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《庄子》(译文)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,不求私利,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。小人以利为先,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,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,却不讲道义。

(6)、大德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。

(7)、译: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,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。

(8)、 别裁伪体亲风雅,转益多师是汝师。(杜甫)

(9)、译: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,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。

(10)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—《孟子》。

(11)、译: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,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。

(12)、知不足者好学,耻下问者自满。——林逋《省心录》译: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,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。学不可以已。——《荀子》译: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。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——《论语》译:学过的知识,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,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,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?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——《论语》译: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,不断地学习,温习,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,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。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——唐·杜甫译:读书读得多,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,像有神助一样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——《汉乐府·长歌行》译:年轻时不努力学习,年老了只能后悔、叹息。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——《三国志》译: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,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。学而不化,非学也。——宋·杨万里译: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,不能称为学习。好学而不贰。——《左传》译: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。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——《论语·秦伯》译: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,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。

(13)、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。豫:同“预”,事先。废:败坏。跲:绊倒;不通畅。做任何事情,有准备就容易成功,没有准备就会失败。说话之前考虑好,就不会打结中断;办事之前准备好,就不会遭遇困境;行动之前有准备,就不会懊悔;道路预先选好,就不会走投无路。

(14)、以清白遗子孙,不亦厚乎。——《南史》译: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,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?

(15)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——陈廷焯

(16)、译: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,必须先让国定安定,繁荣起来。

(17)、译:同心协力的人,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;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,说服力强,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,容易接受。

(18)、译: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,你就要再上一层楼。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,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。

(19)、译: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,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;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,就能因此而得益。

(20)、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《论语》(译文)孔子说:“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?我需要仁德,那仁德就来了。”

(1)、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身怕不动,脑怕不用。志怕不坚,心怕不静。机器不转要生锈,人不锻炼要减寿。

(2)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——《周易·乾·象》

(3)、1以家为家,以乡为乡,以国为国,以天下为天下。——《管子》

(4)、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

(5)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——《论语》译:有了过错而不改正,这就是真的过错了。

(6)、(释义)至诚尽性是《中庸》全篇主旨所在。尽其性:充分发挥本性。只有天下至诚的人,才能发挥自我的本性;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,就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本性。

(7)、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(后汉书宋弘传)

(8)、在上位,不陵下;在下位,不援上;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。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

(9)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,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——庄子《逍遥游》

(10)、译: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,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。

(11)、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——《后汉书·广陵思王荆传》

(12)、 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——《孟子梁惠王下》

(13)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——《孟子》译: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,得志时就造福天下,使天下人都能这样。

(14)、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——宋·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

(15)、背灯和月就花阴,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。《纳兰容若》

(16)、年纪越来越大的父亲和三高的母亲总是说多陪伴却总是没有做到,每每还在依赖着父母,更是倍感惭愧。

相关推荐



最新文章